獵物博物館 傳承部落精神
達仁鄉土部落一位老獵人保留上百隻包括山豬、山羊、水鹿及山羌等獵物遺骸,其中還保存多件的山羊皮及非常珍貴的巫師法器,這些遺骸和物品,未來都會陳列在「獵物博物館」。記者尤聰光/攝影
 
台東達仁鄉土坂社區發展協會去年申請經費,本月1日動工將該社區一名老獵人住家重新整建成立「獵物博物館」,擺設祖先及族人獵獲的獵物遺骸,作為狩獵傳統延續及教育下一代。
 
老獵人住家是傳統混泥土和木頭搭建的舊厝,屋齡近60年,屋舍多處已嚴重毀損,他的家屬原本打算拆除重建,但因具有歷史價值,社區發展協會及村長廖新一多次和家屬溝通,決定保留舊厝,並申請60萬元經費來重新整建,成立部落「獵物博物館」。
 
「原貌重建困難度高,考驗師傅技術」,廖新一看著老房子表示,老獵人的房子是早期排灣族傳統的房屋構造,牆面用混泥土和芒草及竹子砌上,柱子及橫梁則用原木支撐,要按照原有材料及工法整建,確實有些困難度,還好部落耆老從旁協助解決問題。
 
他說,老獵人保留上百隻包括山豬、山羊、水鹿及山羌等獵物遺骸,其中還有多件山羊皮與非常珍貴的巫師法器,這些遺骸和物品,未來都會陳列在「獵物博物館」內,完整呈現排灣族狩獵文化,目前正著手蒐集各種陷阱機具,豐富館內物品。
 
這項工程,預計3月中旬完工,未來除可提供遊客參觀認識排灣族狩獵文化外,更重要的是能讓部落年輕一代的孩子,透過博物館學習老獵人的狩獵精神,一代傳一代。
2011/02/25聯合報╱記者尤聰光/台東報導
arrow
arrow

    li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