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悸動心靈的國度
在前往緬甸之前,我對她的印象都來自於大學時期的一位緬甸華僑同學:佛塔林立、政治高壓封閉、民風純樸、各種民族雜處……,在他口中,緬甸猶如一個神祕到不行的國度。後來,我讀到吉卜林(Rudyard Kipling, 1865-1936)對這個地方的諸多描寫,尤其是他筆下的古都曼德勒(Mandalay)和充斥伊洛瓦底江上的咚咚木槳聲、棕櫚葉、風鈴聲,更為我心中的緬甸蒙上了一層奇異的面紗。
但實際上,就如同吉卜林未曾到過曼德勒,卻以這充滿遐想的名字寫出歌頌她的詩句一般,一直以來,我也是依憑著自己的想像,去嘗試理解這遙遠又讓人費解的國度。但這趟旅程,讓緬甸不再只是想像,當我著著實實的踏在這片土地上,心裡所感受到的,就如同赤腳踏在僧院佛塔炙熱大理石磚上的觸感,滾燙、但又迷人。

但實際上,就如同吉卜林未曾到過曼德勒,卻以這充滿遐想的名字寫出歌頌她的詩句一般,一直以來,我也是依憑著自己的想像,去嘗試理解這遙遠又讓人費解的國度。但這趟旅程,讓緬甸不再只是想像,當我著著實實的踏在這片土地上,心裡所感受到的,就如同赤腳踏在僧院佛塔炙熱大理石磚上的觸感,滾燙、但又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