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花蓮‧花蓮鳳林壽豐 入住會呼吸的健康住宅,一場深度綠的憩居體驗。
清新綠生活風潮席捲全台,節能減碳光是呼口號、脫西裝是不夠的,透過走訪全台各地特色綠建築,領略生態空間、綠化環境、有機生活,呼應天光、雲影、流水……與大地深度對話,在都市、山野探索建築與環境、人與自然存續共生的無限可能,跟隨《行遍天下》的腳步,開拓全新綠視野!

平川里
 拜訪山腳下的綠色莊園

民宿的名字來自女主人自小生長的韓國故鄉「平川里」,背倚佐倉山,一千兩百坪的土地鄰近青翠的山林步道,離市區也不遠,鬧中取靜的絕佳位置正是主人夫妻倆八年前落腳於此的最大理由。

鋼骨外牆的白色建築由負責建造過美崙大飯店的山川工程設計,沒有太過華麗的裝飾,設計師以「生活感」為設計主軸,保留生長於此十多年的高大麵包樹,還有一大面草地綠化整座家園,使用美國防火建材,並有完整的避震結構,將主人房與客人房的出入玄關做前後區隔,既保有彼此起居的私密性,也能兼顧在活動時不至於干擾對方作息。

公共空間則可見到女主人回收再利用的巧思,草地上寶特瓶做的風車、破網球做的桌椅腳墊、棕刷做的貓頭鷹擺飾,精緻小巧的元素讓整個空間活潑了起來。民宿只有四間房,「星夜雙人」與「精緻四人」各擁有電動天窗與閣樓窗,白天溫暖陽光從窗間灑落在潔白被單上,不用開燈也是敞亮無比,房內的原木橫樑更散發著森林芬芳;中間的經典四人房則擁有獨立陽台,女主人告訴我們,若是能夠早起,欣賞太陽從太平洋升起的那一剎那,金紅雲彩交織的綺麗天空,慢慢從港口遠去的船影,是最美的時刻。以最平凡的方式分享「家」的感動,感受女主人的體貼心思,是來到平川里最大的收穫。

靜園池畔 山水圍繞的民居

五年前毅然拋下台北建築事業,施先生帶著妻小來到鳳林打造了「靜園」,一開始並沒有想到要做綠建築,而是在規劃過程中越來越被這塊土地的自然美震撼,於是決定以保育水土、自然樸實為原則來建造。

除了按原地形分割保留原貌,僅做必要之挖填、工程材料就地取材,道路以透水材料舖設,最特別的莫過於關於「水」的規劃,他把民生管線全部地下化,雨水廢水系統分離,利用地形排水不設排水溝,還引山泉環繞社區,循環終點就是民宿旁的滯洪池,就算瞬間降雨量再大,雨水都能順利排出。

其滯洪池也涵養了豐富的生態,加上規劃之初便將原生樹木原址加以保育,另外還種了近20種約300株的樹木,因此園區的生物多樣性十分可觀,大卷尾、紅冠水雞、環頸雉天天來散步,夜間貢德氏亦蛙及白頜樹蛙交響樂團賣力演奏的樂曲有如天籟。

三千坪土地蓋三百多平方公尺的別墅卻只有三間房,因為當初只是蓋給家人住的,如今夫妻倆秉持著「真誠」的心對待客人,強調:「我們要給客人回到花蓮自己家的感覺。」尤其希望客人除了睡覺時間,能多感受一下靜園的各種面向,無論是到室外平台泡茶、眺望遠山、釣釣魚,或到廣大園區進行動植物探險,靜不下來的人還可以挑戰原住民弓箭、原野木球、輪胎船,或者騎著自行車到鳳林小鎮閒逛,充滿自然與閒適風情,這就是「靜園池畔」,一個會讓你想一直停留的居所。

發現樹湖 看見幸福的居所

「發現樹湖」是六個在旅行社工作的好友共同完成的夢,由跑遍歐洲的旅行社副總唐先生發起,在有著青翠田野的樹湖村打造美好居所。在規劃的過程中,為配合三角的地形經過好幾次修修改改,因為想要讓房子的每一面都能得到最佳採光與獨一無二的景觀;此外,建築不但以環保建材構築,更強調隔音,且每房都有陽台,大片的落地窗不僅引進自然天光,更將滿滿綠意帶入眼簾。

入住樹湖,你不妨用房內每日準備的園區現摘香草泡杯香草茶,作為在花蓮悠閒時光的開始,慢慢去發現、去咀嚼屬於這片天地的美好;房內布置著主人從歐洲帶回的胡桃鉗娃娃、冰河列車模型等小元素及不同色調,營造該城市的獨特氛圍,讓美好的旅行感覺無所不在。另外,民宿也從七月起發起「發現樹湖‧綠色地球」活動,不再提供夾腳拖鞋、牙刷與牙膏、塑膠梳子和拋棄式刮鬍刀等一次性使用品,讓環保行動更落實於旅行過程中。

潭心閣 鯉魚潭畔的感動

「潭心閣」狹長的兩塊土地在設計師高大明的巧妙規劃下,民宿建築本身採用日本「健康快適住宅」所使用具有隔熱、防火功能的松下電工外壁板,在工程上則利用熱氣自然上升原理,讓熱氣從透氣口排出室外,保持絕佳溫濕度,住起來冬暖夏涼。主體結構則為重量型鋼骨構造、2.5級噴砂處理,再以無機鋅粉做防銹保護,使用年限可至百年。園區分作陽台區、賞魚區、蜜月套房三區,除了栽植池南地區常見的大型筆筒樹、攀藤植物來美化園區,更引入山泉依著地勢起伏形成清淺小溪貫穿園區,活水源源不絕,最終流入鯉魚潭,完成最自然的循環。
(來源:行遍天下台灣度假報)撰文/黃貴琳 攝影/吳東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