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高雄‧高雄 藝文進駐老商圈,再現新活力
高雄愛河舊堀江商圈
舊堀江緣起自日據時代,原是日本人為了疏通水量開挖的水道,稱為堀江,此運河貫穿鹽埕區一帶,而堀江商場便興起於此時。
到了30年代,當時台灣尚屬農業社會,物資流通不便,靠著高雄港帶來大量的舶來品,而三號碼頭至十一號碼頭,便涵蓋整個鹽埕區,船員常攜帶外國貨品在此交易,使得這一帶成為代表港都重要的商業發展及帶動流行的新潮流文化重鎮。
開放進口後,商家逐漸遷出,舊堀江便漸漸沒落,一度繁榮的光景不在,但近幾年來,因為愛河清理工程成效卓著,又讓這一帶重新注入了不少新血,咖啡館、餐廳漸漸回流此區,電影圖書館、音樂館、歷史博物館的進駐,也帶動了周遭藝文活動的發展。
高雄電影圖書館
高雄市電影圖書館於2002年落成,現在是南台灣的影展重要場地。圖書館共有三樓,一樓有不定期的相關主題展,十一月份展出特效電影花絮,二樓則是一般成人閱覽室,可借閱電影相關圖書光碟,三樓則是放映廳。
歷史博物館
建於1938年的「歷史博物館」為市定古蹟,採日本的興亞帝冠式建築,疊加日本神社式的屋頂,外觀以淺綠為基調,即所謂的國防色,以防遭敵機轟炸。收藏與展示主題便以呈現南部發展軌跡、先民生活史為主。
玫瑰聖母主教座堂
建造於1863年日據時代的「玫瑰聖母主教座堂」,是殖民菲律賓的西班牙神父來台後所興建,原本只是簡單的紅磚混合土石的簡單聖母堂,1931年才改建為歌德式的教堂建築,是台灣最大的天主教堂,拱窗上的玫瑰窗與彩繪玻璃是其特色。
新濱碼頭
「新濱碼頭」是由一群懷有熱誠和理想的當代藝術家,自掏腰包所共同經營的一個藝術空間,在高雄鹽埕區推出展覽已經超過十年,地點在舊式挑高空間的二樓,並不太大,展出的作品主要以畫作居多,十一月為潘大謙的主題展。
上海弄堂
一幅幅老上海的照片、家具擺飾,都是店主從上海運回的,絕對原汁原味的30年代老上海風。「弄堂」指的是小巷,如同北京說的「胡同」之意,呈現老上海的小資(意即中產階級)風情,口味則是台式、客家、上海菜皆有。
CU Hotel
屬於統茂飯店集團的「CU Hotel」,為高雄市區內相當方便的商務飯店,位於中華路上,比鄰美術館。房間簡約時尚,還可無線上網,除了房價實惠,10樓還附設自助洗衣機,另也有健身房及餐廳提供免費早餐。
豆皮文藝咖啡館 特立獨行的咖啡館,用行動連結社會。
走在五福四路上很難不被「豆皮咖啡」的招牌吸引,因為狗與豬交媾的場面太令人發鴝、臉紅。走進二樓的咖啡廳更是讓人傻眼,50坪完全沒有裝潢的空間,斑駁的水泥牆面上是滿滿的釘痕,而老闆劉秋兒笑笑地說:「空間本身也有它的生命力」。
劉秋兒本人就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高中念美工,大學念空間設計,曾被歸類為台灣新生代畫家,以前衛、實驗型的風格受到矚目,曾出版《活著幹嘛》繪本。後來去幹業務,也待過報社,最後選擇回到南台灣,希望開設一個能讓藝文界人士交流的空間,看上鹽埕區特殊的風華過往,開設了豆皮咖啡。
「豆皮文藝咖啡」在藝文界可說是相當有名,開業八年來,辦過不少特別的文藝活動。作為全台第一間以「裝置藝術」為主題的豆皮咖啡館,也是「行為藝術」的先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豆皮曾推動「勞動藝術」,強調創作的過程就是一種藝術,曾開放各種藝術團體或個人,在營業時間做場地佈置,讓觀眾看到活生生的佈置過程,因為「勞動就是一種藝術」,劉秋兒如是說。
現在「豆皮」最新的活動是「行走學校」,主張身體力行與社會作互動,曾在八月底帶著各界人士繞行高雄港一圈。每週四更固定舉辦錄音座談會,是屬於開放式的談話辯論會,引發相當大的迴響。
蒲公英‧幸福19號倉庫
巧手展創意,身心障礙朋友的幸福工廠。
走在鹽埕區五福四路上,一定會被這間外觀有大型人偶的店面所吸引,這裡是由高雄市政府所規劃的身心障礙者福利商品聯合展售中心--蒲公英•幸福19號倉庫,也是亞洲第一家專門為身心障礙者行銷商品的專門店,結合伊甸、心路、康復之友、海洋性貧血協會、脊髓損傷協會、自閉症協會等全國社福團體,及全台各地身心障礙者的手工藝術品。身心障礙者對蒲公英有一份特殊感情,因為輕飄飄的蒲公英隨風吹散各處,就像身心障礙者在社會上無所依附的感覺,於是便以「蒲公英」為名,希望有了「蒲公英之家」後,身心障礙者能夠找到落地生根的所在,以及自我歸屬感。
這裡有許多以巧手完成創意作品的身心障礙朋友,除了花藝專家、拼布專家、禮品專家外,還有許多店家提供的寄賣物品。除了有近百位身心障礙藝術家,他們也訓練了五百位的身心障礙朋友作為合作團隊,讓人感受到幸福意涵,也為身心障礙者帶來更多樣化的就業管道。
到了30年代,當時台灣尚屬農業社會,物資流通不便,靠著高雄港帶來大量的舶來品,而三號碼頭至十一號碼頭,便涵蓋整個鹽埕區,船員常攜帶外國貨品在此交易,使得這一帶成為代表港都重要的商業發展及帶動流行的新潮流文化重鎮。

開放進口後,商家逐漸遷出,舊堀江便漸漸沒落,一度繁榮的光景不在,但近幾年來,因為愛河清理工程成效卓著,又讓這一帶重新注入了不少新血,咖啡館、餐廳漸漸回流此區,電影圖書館、音樂館、歷史博物館的進駐,也帶動了周遭藝文活動的發展。
高雄電影圖書館
高雄市電影圖書館於2002年落成,現在是南台灣的影展重要場地。圖書館共有三樓,一樓有不定期的相關主題展,十一月份展出特效電影花絮,二樓則是一般成人閱覽室,可借閱電影相關圖書光碟,三樓則是放映廳。
歷史博物館

玫瑰聖母主教座堂

新濱碼頭

上海弄堂

CU Hotel

豆皮文藝咖啡館 特立獨行的咖啡館,用行動連結社會。

劉秋兒本人就是一個特立獨行的人,高中念美工,大學念空間設計,曾被歸類為台灣新生代畫家,以前衛、實驗型的風格受到矚目,曾出版《活著幹嘛》繪本。後來去幹業務,也待過報社,最後選擇回到南台灣,希望開設一個能讓藝文界人士交流的空間,看上鹽埕區特殊的風華過往,開設了豆皮咖啡。
「豆皮文藝咖啡」在藝文界可說是相當有名,開業八年來,辦過不少特別的文藝活動。作為全台第一間以「裝置藝術」為主題的豆皮咖啡館,也是「行為藝術」的先驅,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豆皮曾推動「勞動藝術」,強調創作的過程就是一種藝術,曾開放各種藝術團體或個人,在營業時間做場地佈置,讓觀眾看到活生生的佈置過程,因為「勞動就是一種藝術」,劉秋兒如是說。
現在「豆皮」最新的活動是「行走學校」,主張身體力行與社會作互動,曾在八月底帶著各界人士繞行高雄港一圈。每週四更固定舉辦錄音座談會,是屬於開放式的談話辯論會,引發相當大的迴響。

巧手展創意,身心障礙朋友的幸福工廠。
走在鹽埕區五福四路上,一定會被這間外觀有大型人偶的店面所吸引,這裡是由高雄市政府所規劃的身心障礙者福利商品聯合展售中心--蒲公英•幸福19號倉庫,也是亞洲第一家專門為身心障礙者行銷商品的專門店,結合伊甸、心路、康復之友、海洋性貧血協會、脊髓損傷協會、自閉症協會等全國社福團體,及全台各地身心障礙者的手工藝術品。身心障礙者對蒲公英有一份特殊感情,因為輕飄飄的蒲公英隨風吹散各處,就像身心障礙者在社會上無所依附的感覺,於是便以「蒲公英」為名,希望有了「蒲公英之家」後,身心障礙者能夠找到落地生根的所在,以及自我歸屬感。
這裡有許多以巧手完成創意作品的身心障礙朋友,除了花藝專家、拼布專家、禮品專家外,還有許多店家提供的寄賣物品。除了有近百位身心障礙藝術家,他們也訓練了五百位的身心障礙朋友作為合作團隊,讓人感受到幸福意涵,也為身心障礙者帶來更多樣化的就業管道。
撰文/許維豪 攝影/蘇俊億(來源:行遍天下台灣度假報)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