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愛戀蘇拉威西─印尼托拉加部落尋奇

在雅加達我參加了一次蘇拉威西式的訂婚宴和一場婚禮,發現蘇拉威西人特別愛戀他們出生的那塊土地,不管走到哪裡,都不忘自己家鄉的禮俗……。
訂婚宴在女方家舉行,新娘卻從頭到尾不能出現在夫家人及賓客面前,喜宴門口掛著大串香蕉,房頂懸上芭蕉葉編的一方方簾子,都是象徵幸福與多子多孫之意。有趣的是丈母娘餵準女婿喝茶,新郎還不准用手去接,這是疼愛與順從的表現。
在婚禮上他們邀請了樂團與歌者,以pakanjara(一種特殊的鼓)演奏被稱為Turiolo的蘇拉威西音樂,Harry是樂團的主唱,他們也和新郎新娘一樣穿著南蘇拉威西的傳統禮服、禮帽,在我這外人看來有點像戲服一般滑稽。婚禮儀式由樂團吹吹打打引新人進禮堂後便開始,新郎新娘和主、證婚人一晚上都坐在台上接受賓客祝福。豪華的宴會廳裡並沒有一桌桌的筵席,而是如茶會般在四周擺上長桌,並像buffet一樣桌上擺滿大碗食物,典禮後賓客端著盤子各自去取食,沒有座椅大家就隨意的邊吃、邊走動、邊聊天。
新郎Dafy是Wanto的同事,一位一句中文都不會說的導遊,想不到他的父親卻是南蘇拉威西的華僑,還是家父的福建同鄉,所以對我這宴會中唯一的中國人特別親切,臨別時特別留下地址邀請我前去蘇拉威西一遊。
踏上蘇拉威西

蘇島人口2,600萬左右,共有4個主要部族,最大的是布吉斯族;其次就是馬卡薩族,馬卡薩其實是舊名,現在他們被稱為烏久潘丹(UjungPandang);早年來自中、北加里曼丹的Dayak人,在這裡被稱為婆羅乃(Borneo);而來自中、北蘇門答臘的則叫Batak。印尼人多信奉回教,布吉斯、馬卡薩也是回教區,但由許多村莊組成的托拉加高地,則85%人口是基督教徒,所以常有宗教衝突。其實荷蘭人來此之前基督徒與回教徒就時起衝突,1608年荷蘭人在Pale Pale港口落腳,基督教便隨之深入托拉加,甚至讓托拉加人興起獨立主義思想,時而想脫離地方政府獨立。
台灣遊客遊印尼離島多半往峇里島跑,但歐洲人尤其是法國、德國人卻最愛來這裡探索此地的特殊歷史文化(它曾是東印度公司的駐地,德國人在1968年曾進駐島上。)聽說10年前台灣曾有一支教授團體到過蘇拉威西,我們算是第二支來到這裡的台灣人了。蘇拉威西的觀光重點在中部高地的娜托拉加,tana是當地語的「土地」,Toraja是一支部族之名,Tana Toraja就是托拉加人的土地。這裡平均高度海拔800公尺,最高峰Gunung Sinaji海拔2,369公尺,它有點類似東巴布亞的哈根山,因為是一片高地且交通不便所以較封閉,傳統色彩反而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
但它距離機場有300公里之遙,要走7、8個小時車程。我們原準備遊過東加里曼丹便由巴里巴泮直飛過來,只要一個小時,但班機臨時取消只得飛回雅加達,再由雅加達飛到南蘇拉威西首府馬卡薩(Makassar),多耗了許多時間,而此地時差又比雅加達快了一個小時,所以我們得趕路才能在天黑前到達托拉加。
探訪托拉加高地船形屋
一開始經布吉斯區沿途看到的住屋都蓋在農田裡,屋頂都有一個魚尾形的交叉,聽說早期是代表漁人之家,後來漸漸形成此一地區的特色。
一旦進入托拉加地區景觀就改變了,一般人拜訪托拉加會住在城鎮中心的雷德保Rantepao,然後再乘吉普車深入各山區部落,我們到達時天色已昏暗,但仍依稀看出這雷德保旅館的每棟建築都非常特別,那高聳的屋頂就像一艘艘大船。為了拍這奇特的建築我特地起了個大早四處蹓,發現這些船形屋除了屋頂為鐵皮,其餘都是木造高腳屋,導遊Wanto叫我別拍了,他說:那不是妳要的,今天我們要坐吉普車深入山區原始部落,你就可以看到真正的傳統船屋了。然而非常有趣的是,在途中我們經過一些現代城鎮,竟然一座座摩登辦公大樓裡卻伸出一個個很不搭嘎的船頭來,城門門樓上也立著船形頂,實在有點四不像,但卻也顯示了他們不忘本的念舊情懷。

早先的Tong Konan是一種具有多功能性的建築,它既是宗教活動中心,也是文化中心,是舉行婚禮、葬禮或祭神的地方,後來有錢人便相繼以此造型建造自己的住屋。高腳屋的底層是塊平台,可供納涼、聊天和晾穀子,上層屋內又隔成兩層,下層是客廳、廚房,上層則是臥房,一般有三個房間。正門口多掛著牛頭代表是從事農耕之家,而門邊掛著長長的野牛角串,則是英勇與光榮的象徵,因為獵的野牛越多牛角串就越長!米倉是船屋必備的附屬建築,面朝南方。參觀了幾座最古老、最具傳統色彩的部落,發現古老的船屋頂並不一定是用鐵皮造,也有竹子編的,但壽命比鐵皮屋短,約只有20來年。
見識托拉加墓葬傳奇

我們也參觀了700-800年前平民的家族墓穴,此較古老的船形石棺是男女通用的,另外沿著階梯整片山壁上散置著的有分男性和女性棺,雕成牛型的是男性棺、豬形的是女性棺。托拉加的墓葬方式確實無奇不有,在Tampangall村我們還看到了樹嬰,就是將未長乳牙之baby屍體放進達拉tarra樹的樹幹內,這是由3千年前一直流傳到5、60年前的此地習俗,因為他們相信這孩子會隨達拉樹一起繼續成長。所以當你看到樹幹上像住著啄木鳥般有一塊塊門洞的達拉樹那就是嬰墳所在。不管何種方式,似乎托拉加人不喜歡把棺木埋入地下,而是放得越高越好。
目睹Tokapua葬禮

托拉加地區可能山青水秀空氣好,不管哪一階層的人都長壽。參觀了奇異的托拉加傳統墓葬,第二天下午竟然在路過一座Batam村子時遇上了此村一位重要人物的葬禮,嚮導立刻幫我們安排前去參觀。他是一位享年85歲的長者,也是擁有5座廣場的最高階地主,廣場通常用來舉辦各種祭典,而葬禮就在其中之一舉行。祭典一共4天,今天是第一天,全村的人都來了,我們走進去的時候沿途都是待宰的豬隻叫個不停,聽說這些祭品在第一天就要全部宰完。
祭祀分男人區和女人區,我們參觀的是女人區,由死者長孫女主祭,參加祭典的貴賓及其他村莊的重要代表也都為女性,她們穿著傳統長沙龍禮服、頭戴大圓盤帽,排成一長隊莊嚴而肅穆地慢慢走進會場。聽說祭典後還有鬥牛表演,但因為滿地都是牲畜的頭、血、內臟,十分血腥反胃,我們沒有等到祭典結束就離開了。
體驗部落風情
時值6月,山路兩旁一片金黃,所見皆為稻米收成的景觀,他們多數全家動員,小孩也加入收割行列,以最原始的方式割稻打榖,雙手抱著一把把稻子用力把穀子拍打下來,非常辛苦。沿途看到更多的是可可樹及垂掛在樹上的纍纍可可果,可可樹有兩種,一種果實為青色,一種為棗紅色,兩者都是轉為黃色才算成熟,然後取出其內果仁也就是可可豆曬乾,送到工廠研磨即成可可粉或巧克力粉。

蘇拉威西島上盛產竹子,所以竹筏業發達,他們不但利用竹子做各種家具,還用它們做成各種樂器。我們特別到卡魯阿雅村參觀竹樂器,還欣賞了他們的竹樂器演奏,想不到Karuaya村民老老少少、人人都會這門技藝,而且還能分2、3部合吹,雖然未經名師指點,那活潑優美的旋律、和諧感人的氣氛令我們都陶醉了。尤其是,在這裡我又聽到了那首透著淡淡哀傷的曲子--愛戀蘇拉威西,回到雅加達再見Harry時,一定要請他教我唱會這首歌。
Travel Smart
基本資訊
.簽證:蘇拉威西是印尼的島嶼之一,今年開 始入境印尼需要落地簽證,停留3天以內是10美金,超過3天是25美金。
.時差:與台灣無時差,比雅加達快1小時。
.氣候:印尼氣候酷熱,但蘇拉威西較涼爽,約攝氏18-25度,11-4月是雨季,5-10月是乾季。
.匯率:1美金約兌換9,000盧比
.入境:由印尼入境雅加達再轉機。
.國際電話:印尼→台灣,001-886-區碼(去0)-電話號碼;台灣→印尼,002-62- 423(托拉加雷德保區碼)-電話號碼。
.國際交通:由雅加達飛南蘇拉威西首府馬卡薩約2小時,再搭巴士往北到托拉加高地需7-8小時。
基本資訊
.簽證:蘇拉威西是印尼的島嶼之一,今年開 始入境印尼需要落地簽證,停留3天以內是10美金,超過3天是25美金。
.時差:與台灣無時差,比雅加達快1小時。
.氣候:印尼氣候酷熱,但蘇拉威西較涼爽,約攝氏18-25度,11-4月是雨季,5-10月是乾季。
.匯率:1美金約兌換9,000盧比
.入境:由印尼入境雅加達再轉機。
.國際電話:印尼→台灣,001-886-區碼(去0)-電話號碼;台灣→印尼,002-62- 423(托拉加雷德保區碼)-電話號碼。
.國際交通:由雅加達飛南蘇拉威西首府馬卡薩約2小時,再搭巴士往北到托拉加高地需7-8小時。
住宿資訊
.雷德保Rantepao hotel Madarana 電話:62-423-23777
.仙康湖Sengkang hotel Apada 電話:62-485-21053
.雷德保Rantepao hotel Madarana 電話:62-423-23777
.仙康湖Sengkang hotel Apada 電話:62-485-21053
撰文.攝影∣李啟端 2005.01.28
來源:行遍天下海外旅遊報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