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喀斯特地形自然美 中越邊境 山水畫廊
車子抵達德天山莊時,天色已經暗了。顧不得拉行李check in,也管不了什麼時候吃晚飯,趁著天邊還有點餘暉,趕緊步下車,拎起照相機,瞄準遠方的瀑布構圖,準備按快門先搶些畫面。沒辦法,這是多年採訪累積的職業病,永遠擔心明天可能會下雨,所以非得拍幾張下來,晚上才能安心入睡。

[德天瀑布 初體驗]
「咦!奇怪,這號稱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德天跨國大瀑布,怎麼就這樣而已啊?」透過相機觀景窗,我看到的是兩條涓秀的瀑布,心裡不免納悶,剛才在車上,大新縣旅遊局趙副局長明明說,德天瀑布一共有3層,上下落差70公尺、縱深也有60公尺,每年平均水流量是貴州黃果樹瀑布的3倍,為什麼跟現在看得差這麼多?莫非季節不對,瀑布縮水了?

「臧家英,你在照哪裡啊?走過來一點,看你的右邊,那才是德天瀑布啦!」聽已經來過德天瀑布好幾回的華航馮菽經理一喊,這才知道自己太急了,錯將相隔百餘公尺的北越板約瀑布當成德天瀑布了。

晚餐時,再聽開巴士的師傅說明才恍然大悟,原來,廣西德天瀑布和北越板約瀑布其實同屬一個源頭,只不過,北越那頭「運氣」比較差,無論瀑布高度、寬度、水量、氣勢都遠遜於中國這一邊,至於來觀光的遊人,雖然板約瀑布也有竹筏載客,數量卻明顯少於德天瀑布。至於從兩座瀑布飛奔而下的水,則順著山勢,匯流成蜿蜒於越南與中國之間的天然邊界--歸春河。

從師傅講話的語氣和神情,我可以感受到他對德天瀑布的驕傲,其實,這種自信與驕傲還不僅於此。由於中國政府已經開放廣西與越南的邊境旅遊,所以,許多經濟能力還不錯的廣西民眾,早已到過北越的河內、諒山、下龍灣、海防……等等景點觀光,可是,這些地方,在他們觀念裡,只是普普通通而已。「咱們廣西首府南寧,就比河內進步!」他們說。

「廣西比北越富裕」,基本上我是同意的。當我從友誼關入境中國,踏在邊境城市憑祥的街道,看到人們的裝扮、路上的車輛、店面的招牌,就已經充分感受這種貧富差異了。但是,要評判哪邊的風光明媚,哪邊差強人意?恐怕真的見仁見智了。

[內行看門道 外行看熱鬧]
在德天瀑布的第二天,更加深了我這種看法!

從天剛微亮一直到日正當空,無論我自山莊遠眺、乘竹筏漂過瀑布下的潭水,或者站在觀景高台俯瞰,不管用眼睛觀察或鏡頭捕捉畫面,我愈發覺得,德天和板約瀑布根本是一體的!沒有板約,就無法凸顯德天的壯闊,少了德天,板約也不再秀麗;這跨國瀑布的美感,必須是德天與板約的結合。德天山莊主人華志彰在他所著的《德天跨國大瀑布》畫冊中,形容德天和板約像一對情人瀑布,我不僅認同,還要再補上一句:簡直是「天造地設」的情人哪!

德天和板約瀑布,都是喀斯特地形造就出的天然美景,所謂「喀斯特地形」,又叫「石灰岩地形」。這種地形,分布在世界許多國家地區,「喀斯特」本身也是地名(Karst),位於東歐的南斯拉夫,由於這種地形首先在當地被作為學術研究,所以「喀斯特」便成為石灰岩地形的代稱。如果你國中唸的地理還沒還給老師,應該還記得,最常見的石灰岩地形包括了峰林、錐丘、石灰岩溶洞,以及溶洞中的石鐘乳、石筍和石柱。

南台灣的岡山、半屏山、壽山、鳳山、鵝鑾鼻一帶也屬於石灰岩地形,其中最知名的,應該算墾丁國家公園裡的石灰岩洞穴,只不過,規模和景觀與中國西南地區相比,就小巫見大巫了。中國大陸西南部,涵蓋雲南、貴州、四川、廣西四省與自治區,是全世界喀斯特地形最完整、面積最廣的區域,大家耳熟能詳的桂林、陽朔、漓江、大理、麗江、九寨溝、黃龍、黃果樹瀑布,都是喀斯特地形的天然傑作。

與中國的鄰國泰國和越南,包括有燕窩可採的攀牙灣以及北越的下龍灣,同樣屬於喀斯特地形發達地區,尤其下龍灣,早在1994年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指定為世界自然遺產。至於中國,雖然石灰岩地形名勝如雲,卻遲至2002年,才向UNESCO提出申請,希望將滇黔桂(雲南、貴州與廣西)喀斯特地形一併包裹列入世界遺產,但是到目前為止仍在審查階段。

這趟採訪,「主角」正是中、越邊境喀斯特地形的佼佼者--廣西德天瀑布和北越下龍灣,光從協力旅行社的團體行程名稱「縱橫天下」的「天下」兩字,就可以瞧出端倪。不過,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大多數觀光客只要風景美麗、拍照留念就心滿意足,關於喀斯特的林林總總,領隊地陪不見得會解說,即使說了,客人也未必都愛聽。相同的,這裡不會深究下龍灣喀斯特地形,只說最基本的。

[世界自然遺產 下龍灣]
下龍灣憑什麼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呢?那散落在安達曼海的泰國小島,和下龍灣「長相」也差不多,為何UNESCO獨鍾下龍灣?

從世界遺產官方網站對下龍灣的簡介,再對照自己實際的採訪心得,我不得不承認:「這是金的!」文字的大意是:擁有1600個大小島嶼的下龍灣,是由石灰岩柱形成的海上奇觀,這些鬼斧神工的島嶼非常陡峭,多數屬於無人島,完全未受到破壞,也因此保留了非常完整的自然生態。

原來如此!下龍灣雖然早已開放觀光,但是和泰國普吉島週邊島嶼相比,算是非常低度的開發,整個海域看不到熙來攘往的大小遊船,也沒有因遊客過多造成的汙染。當遊船穿梭於奇形怪狀的石灰岩島嶼間時,一位同船旅客突發奇想,問了導遊一句:「這裡怎麼沒有產燕窩啊?」我心裡暗想,還好沒有,否則下龍灣不就變成攀牙灣啦?那種遊人如織、攤販雲集的場面如果發生在下龍灣,我敢保證,世界遺產委員會的審查委員們,一定會毫不留情把下龍灣給除名的。

還有,我常聽人問:「下龍灣究竟有什麼好玩?坐著船在海上走啊走,穿過一個個小島、看過一個個岩洞,不是很無聊嗎?」起初,我也是抱持這種想法,甚至,一開始時,我根本就窩在船艙裡看雜誌,懶得探頭觀賞、也抗拒下船登島;這趟採訪中的口頭禪「我是個懶人」,就屬在下龍灣說得最多。

不過,我很快抓到訣竅了!下龍灣的遊趣,應該是欣賞一種「意境」,這意境很像國畫中的潑墨山水;潑墨畫是黑白的,但美就美在那從黑到白之間的層層疊疊。下龍灣和潑墨山水有異曲同工之妙,你可知道,下龍灣經常籠罩在茫茫霧中,尤其正午前更是如此,船行在下龍灣,大小島嶼在霧氣中忽隱忽現;或著,因為霧氣的緣故,眼前的一連串島嶼,顏色由深到淺層層排列。這時如果遊船停?,海面平靜無波,望著眼前的美景,你真會覺得,自己好像身在一幅山水畫裡呢!

[山水畫廊 名不虛傳]
如此的感覺,在廣西遊黑水河時也體驗過一次,原本覺得百般無趣,免不了一陣complain,直抱怨為什麼要浪費時間。但是,小船走著走著,潑墨山水又出現了!一座座尖塔般的山丘聳立眼前,墨綠色的河水像明鏡一樣,完全對映出壯麗的山形。難怪廣西人把石灰岩地形美景稱作「山水畫廊」,還真是名不虛傳哩!

當然,要欣賞山水畫廊,未必都得灰濛濛的天氣不可,位在廣西大新縣的國家一級風景區「明仕田園」,則又呈現不同的美感。明仕田園的美不必用想像力,陶淵明「桃花源記」裡所有的元素,包括小橋、流水、禾田、水車、水牛、小狗、竹筏、綠竹、婦女、小孩、老人,甚至連插秧、撒網、垂釣、撐篙……的動作都備齊了;對了,還有秀麗的喀斯特地形做背景烘托。任何人見到這樣的景緻,無不大呼:「好漂亮啊!」眼前的一切,實在有點烏托邦,你甚至忍不住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走進陶淵明的桃花源了?當然不是,他們都是真實的、真實的生活!不信,你隨便問一個小孩,現在是哪個朝代?他會告訴你:「先生,不要亂來啦!現在是2004年,這裡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啦!」

廣西石灰岩地形之美,並不侷限風景區裡。從明仕田園到另一景點龍州小連城,大約兩個鐘頭車程,幾乎都是迂迴的山路,車子盤旋於喀斯特群山與石林間,道路兩側是綿延的甘蔗、玉米或苧麻田,路上不時可見身穿藍布衫、黑褲頭,頭戴斗笠、肩膀扛著鋤頭的老農,牽著牛,大搖大擺的閒逛。

路旁,常有一畦畦的水塘,水塘裡立著高高低低、奇形怪狀的天然石灰岩。這不禁讓我聯想,那知名的江南庭園,例如豫園、拙政園、獅子林,不就像眼前景觀的翻版嗎?上海、蘇州有錢爺們兒花大筆銀兩,從太湖底撈石頭蓋出來的假山花園雖然精緻,但比起這廣西鄉間風景,硬是少了份開闊的氣勢,卻多了點匠氣呢!

[小連城保元宮 懷古撫今]
車子抵達龍州縣,目的是參觀位於將山小連城古蹟最南段,清朝名將蘇元春的行營「保元宮」。

誰是蘇元春?這又要考考你的歷史還剩幾分了。滿清末年列強侵略,中國幾乎全部吃癟,僅有的一場勝仗--中法鎮南關(現在的友誼關)之役,當時率軍打垮法國佬的,就是廣西提督蘇元春。

蘇元春的行營(或者叫指揮所),本身就是個巨型石灰岩洞,而且至今完整保存原貌。雖然爬了幾百層階梯,沿途邊QK邊唉聲歎氣,但我倒認為挺值得的。因為,這個岩洞「原汁原味」,不像其他風景區的石灰岩溶洞,裡面七彩燈光閃閃熾熾,活像Disco舞池,讓人不敢恭維。

聽地陪解說,蘇元春後來被人向朝廷進讒言,誣稱他自立為王、意圖謀反,結果被貶謫到新疆烏魯木齊,最終冤死他鄉。隨著地陪的引導,可以看到行營非常巧妙的運用洞內高低落差以及石筍石柱,隔間成蘇元春的辦公廳、臥房、起居室;岩洞不但避風遮雨,而且還冬暖夏涼,你不能不讚嘆,這蘇將軍還真有一套啊!

對了,想知道為什麼蘇元春會遭人陷害嗎?因為,他差人在洞內畫了大幅的「九龍照壁」、利用天然石筍給自己弄了一張「帝座」;除此之外,他在保元宮門樓上題對聯,其中有一行「樓閣環雲,上通帝闕」;還有還有,在行營外的白玉洞洞口,他又刻了一句詩「明月與天分一半」,噢!罪刑真是罄竹難書啊!其實,我不相信蘇元春真的有意造反,他頂多想在廣西做個土霸王吧?只是,怎會有這麼白目的人,竟然在石灰岩壁,留下百年磨滅不掉的鐵證……。

[謎樣的 花山壁畫]
在石灰岩壁留下痕跡的不只蘇元春一人,石灰岩上最壯觀的壁畫亦非「九龍照壁」,而是位在距廣西寧明縣25公里,明江東岸一座三角錐型的石山上。這座山,壯族語稱做「?萊」,翻成漢語,意思就是「花山」。花山臨江水的那一面,幾乎草木不生,是整片垂直陡峭的土黃色石灰岩壁,就在離江面約40公尺的崖壁上,有幾組巨大又奇異的圖畫,當地人稱「花山壁畫」。

整個花山壁畫寬度大概125公尺,高約44公尺,顏色全部是豬肝紅,圖畫內容大多是人物,現在還看得清楚、可以算出來的差不多有1300個,最大的人像高達5公尺,最小的也有30公分,畫中人物有的騎獸、有的持刀持盾,也有跳躍起舞的,繪製手法非常原始粗獷。

這花山壁畫究竟是誰畫的?什麼時候畫的?怎麼畫上去的?為什麼要畫?我聽當地花山山寨的壯族導遊講、看廣西旅遊局的參考圖書、甚至上網蒐尋資料,都沒辦法找到很明確,而且完全符合科學邏輯的答案。可能是壯族先民們畫的、也許有2000年歷史,說不定,是從懸崖高處吊繩索下來畫的吧?!

寧明縣旅遊局鐘副局長告訴我,花山壁畫已經提出申請,希望被列入世界遺產,一則予以保護,一則加強學術研究。我猜想,目前很多的不確定,是因為經費不足,以致沒辦法透徹探討,未來,相關調查一定愈來愈多,結果也將愈來愈明朗。

至於現在,我寧可暫把花山壁畫當作外星人的傑作,讓我隨時記得,在廣西的中越邊境,還有個千古未解謎團,等著我再回去揭秘!
 
作者簡介 臧家英
《行遍天下月刊》社長。特愛奢華旅遊,是台灣首位採訪Banyan Tree度假村的記者,也是少數曾親訪蒙地卡羅Louis XV餐廳、傳奇郵輪Queen Elizabeth II的台灣記者。喜歡定點旅遊的他,這次中越邊境採訪,飽嘗天天換飯店和必須登高望遠的「滋味」,因此,「我是個懶人」成了他的新口頭禪!

撰文.攝影|臧家英
協力單位|中華航空公司.群達旅行社.中信旅行社
2004.11.05
(來源:行遍天下海外旅遊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i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